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Android] 10吋平板的新選擇 - Google Nexus 10


美國時間(2012/10/29)睌上,雖然因為美東遭受颶風襲擊的影響,Google取消了原定的發表會,但是Nexus 4、Nexus 10依然如期在加州總部發表。

以下是目前收集到的相關資訊:
  1.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1030/120713.htm?from=fb_et_3c
  2.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23&f_SUB_ID=4280&f_ART_ID=421127
  3.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20&f_SUB_ID=2942&f_ART_ID=421087
  4.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2/10/29/google-nexus-10/
筆者比較關心Nexus 10這台首度由Google本身推出的10吋平版,因此以下就只單純報導Nexus 10為主,摘錄重點如下:
  1. 螢幕部份如同以往Google的命名,Nexus 10,"10"就代表10吋的螢幕大小,而解析度部份則是一舉提高到2560*1600呈現400萬像素的畫面,比新款的IPad 4或是New IPad都還要高
  2. 硬體規格則是使用三星自家最新的 1.7GHz 的 Samsung Exynos 5250 雙核心處理器,採用 Mali-T604 的 GPU,記憶體有 2GB ,具有 NFC 功能,拍攝鏡頭有 500 萬畫素,還有一個視訊鏡頭,待機時間長達 500 小時,可以連續看 9 小時的影片
  3. 隨機搭載目前最新的Android 4.2版本,可允許多重帳號同時登入讓多人可共享一台Nexus 10,儲存各自的個人資訊或使用記錄,讓Nexus 10成為家戶新興的娛樂核心裝置
  4. 售價的部份: 會有兩種選擇,16G版本美金399元;32G版本美金499元。
  5. 11 月 13 日起在美國、澳大利亞、法國、英國...等地上市,亞洲方面只有日本會先開賣
如果你正想要購入一台10吋大小的平版,也許這台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以下連結則是目前市面上9吋以上大小的的大車拼,提供大家參考: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2/10/29/google-nexus-10-comparison/

以下是相關介紹影片: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10 - 價格的力量



在第九章中,我們提到預期心理會改變我們對經驗的感知和了解。本章則進一步探討安慰劑效應,我們將看到,除了信念及預期心理會改變我們對視覺、味覺及其他感官現象的感覺與詮釋之外,也會改變我們的主觀經驗。有時候,甚至連客觀經驗都會被改變。

所謂的安慰劑效應,又名偽藥效應、假藥效應、代設劑效應,指病人雖然獲得無效的治療,但卻「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讓病患症狀得到舒緩的現象

安慰劑效應於1955年由畢闕博士 (Henry K. Beecher),亦理解為「非特定效應」 (non-specific effects)或受試者期望效應 (subject-expectancy effect)。

安慰劑效應是靠暗示的力量發揮效用,安慰劑之所有有效,是因為人們相信它有效。而預期心理之所以能讓安慰劑發揮效用,源自於兩種機制。
  1. 信念:本身對該事物的信任和信心
  2. 制約:身體本身也會透過過往的經驗建立起預期心理,當過往的經驗再次發生,預期心理就會自然產生制約效應,影響人們
而價格的高低同樣會影響人們對影響的反應程度,當價格越高的事物,人們就會更願意相信它能夠提供較好的體驗。

了解安慰劑效應和價格的力量的存在,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也可以避免一昧追求價格昂貴的商品。冷靜的思考自己所需要的,並且理性的找尋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商品,會是更好的選擇。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9 - 預期心理的效應



因為預期心理的存在,如果你坦白告訴別人某個東西的味道可能不好,最後對方八成會同意你的說法。同樣地,如果我們事前相信某個事物是好的,它通常就會是好的。

預期心理不僅僅可以套用在食物,也可以套用在生活的許多層面。例如邀請別人看電影,就可以提及這部電影如何大受好評。預期心理對建立品牌或產品的聲譽也很重要,這也是行銷的核心,提供能增進預期心理和實質樂趣的資訊,會讓消費者對所使用的產品和品牌有更好的體驗。

而在生活當中,如果我們不可能排除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先於經驗的知識,或許至少可以意識到我們都存有偏見。或許就能接受應該由中立的第三方來制定規則和規範,以求解決衝突。

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產業][行銷] 行銷的重點

Starbucks freak
(圖片來源:Jerine Lin)

在傳統的思維裡,行銷很容易和推廣搞混在一起。因此,只要一談起行銷,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一連串的促銷活動、價格、包裝....等,而有效的行銷也就跟著便簡化為價格定位精準的促銷活動。

行銷不只是推廣,而是一整套的消費者體驗

然而,行銷不只是推廣,行銷要做的遠遠要比推廣做的更多,這卻是很多人忽略的重點。從產品的設計概念(想要在生活中提供什麼幫助消費者),到生產過程中的成本、銷售時的價格定位、到最後的售後服務,都應該屬於行銷的管轄範圍。用個更貼切的字眼,那就是『創造良好的消費者體驗』。

這也是目前許多企業開始轉型思考的目標,這些企業不再像以前只訴求成本、價格、售後服務,慢慢地開始導入所謂創造良好的消費者體驗為主的行銷方式。簡單的說,傳統的只訴求價格、售後服務的市場終究會慢慢被成本更為低廉的電子商務所取代;以往的零售業,除了商品本身之外,更要提供一整套的消費者體驗,touch消費者的心,才能建立起不同於傳統銷售思考的市場。

例如:全國電子不再只是單純的電子通路商,透過情感的訴求建立起和消費者之前的情感,並且致力於提供讓消費者更方便、更受感動的消費體驗,比如:延長電子商品的保固年限、免費安裝冷氣、提供安裝電器的貸款....等。這些會讓購買電子商品的消費者,除了商品本身的價值外,更願意額外提供一些金錢購買所提供的服務和整體感受。

又例如:星巴克咖啡也不只是致力於提供品質良好的咖啡,而是提供一個讓消費者舒適地享受咖啡的整套體驗,包括店內裝潢、不限時間的座位提供,都提供消費者一個很輕鬆可以享受咖啡的感受。這也是為何那麼多人願意花更高的金錢來享受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原因。

行銷的重點:建立起整套消費者體驗

回到行銷這件事情上面,慢慢的得該了解什麼會是消費者喜歡的整套消費行為,努力建立起整套的消費過程,並且讓讓消費者感到滿意,這就是會是新的行銷該努力的重點。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8 - 不願關上門的影響



在本章當中,作者指出一個很重要人性的不理性:不願意失去任何可能的機會。

在作者的實驗中,受試者即使理性的了解為了維持某些可能的機會會導致明顯的損失,可是仍然會不理性的嘗試去維持機會的存在。例如:男女朋友可能會在已經分手,並且了解兩個人沒有未來後,還是繼續和對方藕斷絲連,而傷害到新戀情。

因此,明白這樣不理性的存在之後,我們應該正視這問題的存在,在人生的選擇中幫所有的選擇做出排序,並且努力專注在最高的選擇當中,而不是花過多的時間徘徊在選擇當中。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7 - 所有權的昂貴代價


根據Javk Knetsch、Dick Thaler和Daniel Kahneman的原賦效應(endowment effect)研究,當我們擁有某樣東西以後,也會開始變的比其他人更重視這樣的東西。因此,賣屋的人會比潛在的買屋者更重視自己的房子。

人性當中除了提到的原賦效應以外,總共有三種怪癖:
第一、我們熱愛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
第二、我們的焦點全部都放在可能會失去的東西,而非可能會得到的東西
第三、我們假設其它人看待這樁交易的角度會和自己一樣。

虛擬所有權

所有權也有以下特性:
第一、當你對某件事情花越多的功夫,所感受到的所有權就越強
第二、我們還沒擁有某樣東西,就可以透過想像,開始感受所有權的存在,這就是虛擬所有權的存在。

而透過虛擬所有權可以吸引消費者體驗到虛擬擁有的感覺,讓消費者願意拿出更多的錢來實際擁有,以及避免可能的損失。實際在生活中的例子有:
1. 延長拍賣的時間,讓目前已經出價的人感受到越強烈的所有權,進而願意出更高的價格來得標。
2. 試用的促銷活動,比方說,試用安裝MOD,等過了一陣子才恢復原有的價格;當在試用的過程中,看MOD的時間投入越多,而過了試用期,我們就容易受到可能損失的蒙蔽,而不願意退掉現有的服務。

面對著人性的弱點之ㄧ『所有權的昂貴代價』。因應之道就可以在每筆交易的過程中,不把自己當作擁有者,而避免可能做了不理性的行為。

2012年10月26日 星期五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6 - 拖延和自制的問題


在上一章中,作者要強調每個人都存在著情緒的問題,只有正視這個問題,才有辦法避免情緒問題造成的傷害。同樣地,在本章,作者則是要告訴我們另外一個大家都有的問題─拖延。

因為拖延本性的存在,每當我們下定決心要開始儲蓄、減肥,總是都很容易失敗。

作者更利用實驗發現,透過外部的壓力可以有效的減少人的惰性。實驗內容將人分為三組,第一組被要求可以自己設定作業繳交期限,第二組則是將所有作業的繳交期限都設定在最後一天,最後一組則是將由教授指定每個作業需要繳交的期限。

透過這樣的實驗發現,第三組的繳交作業結果會是最好的,第一組次之,而完全沒有期限壓力的最差。

這也告訴我們,只要有壓力,不管是外部的或者是內部的,都可以有效的減少人拖延的毛病。因此,作者建議我們可以導入外部的管理機制,例如:每個月初就自動將某部份的錢匯到另外個帳號存起來;設定時間並約朋友一起運動...等。


經營管理研究所學分班 - 管理個案分析 Class 6

因為上課所使用的課本改版的關係,使得分組報告也被打亂了。因此,第二、三組報告的主題都是同樣的 - 『領導者的個人特質』

摘錄報告重點以及老師課後補充如下:

報告內容的部分
  1. 有效領導的個人特質
    • 一般性的個人特質
      • 自信
      • 謙遜
      • 自我評估
      • 可靠、可信賴
      • 外向
      • 獨斷
      • 熱情
      • 幽默感
    • 工作相關的個人特質
      • 熱情
      • 情緒智商
      • 勇氣
      • 內部的控管機制
      • 彈性和適應性
  2. 領導的動機
    • 權力
    • 韌性
    • 強大的工作熱情
    • 驅動力和成就
  3. 認知因素和領導力
    • 認知(或分析)的智慧
    • 對於群體工作和商業上的知識
    • 創造力
    • 對於人以及所處狀況的了解
    • 願景和概念性思考
  4. 遺傳和環境對領導能力的影響
  5. 特質方法的強度和限制
老師補充的部分

  1. 人的一生任何時候,權力都比責任要小;因此,要學著在不夠權力的情況下,找到足夠的資源完成責任該完成的事
  2. 個案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決策者的焦慮;因此,研究個案必須將心比心,將自己放在那個位置上,模擬所需要承擔的責任和壓力。
  3. 管理上的七字箴言:溝通、溝通、再溝通
  4. 溝通的三個層級:
Homework:
  1. 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by Martin Luther King

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5 - 性興奮的影響


就如同這章節的副標題一樣,本章的內容在於說明高張的情緒容易讓人失去理智。

作者利用了實驗說明:當人在性興奮的時候,容易做出在冷靜、理性的狀況下不會做出的行為。也就是說,即使平常在理性的時候,大家都會做出合理的行為,但是人就是容易在性興奮的時候,做出了錯誤的行為。

而且,我們無法了解在另一個狀況的自己,這一點似乎不會隨著經驗而改善。因此,我們不應該低估性興奮否定超我的程度,以及情緒左右行為的方式,而是應該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

透過,將決策行動的時間延緩,將可有效的讓自己情緒回到理性、冷靜的狀態。例如:不要立即回覆讓你生氣的郵件,不要在看到令自己心動的商品就下訂單...。時間,可以有效的將人帶回冷靜的狀態,避免做出錯誤的行動。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4 - 社會規範的成本



Margaret Clark、Judson Mills和Alan Fiske很久以前說過:我們同時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裡,其中一個由社會規範所支配,另一個則由市場規範所支配。

何謂社會規範? 社會規範包括仁們回應彼此所提出的友善要求,比如請人幫忙搬沙發、幫忙換輪胎。其牽扯到我們社會性的本質和我們對社區的需求,這些規範通常是溫暖而模糊的。
而市場規範完全相反,其沒有溫暖而模糊的部份,所有的交換都是清楚分明的,包括工資、價格、房租、利息、成本與效益。

作者做了一系列的實驗用以佐證:社會規範比起市場規範會使人們願意表現更好、且更願意互助。而如果市場規範介入了之後,就發現人們變的較為自私、自立自強。更重要的,當市場規範介入之後,就無法消除回到原本的社會規範了。

在企業的經營上,又該怎麼在市場規範下維持社會規範呢? 

首先,得先說明企業為什麼需要維持社會規範。因為,透過社會規範的塑成,公司就可以從客戶那邊得到許多的好處,例如極高的忠誠度、比較能容忍一些小狀況發生。 而想要維持社會規範,就切記不要同時採用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如果你想要社會關係,就要努力去爭取,但切忌不管發生任何狀況都要保持這種關係,否則就會轉入市場規範,之前所建立的社會關係就消失了。

那在企業與員工之間又是如何維持社會規範呢?

當社會規範比市場規範更強大的時候,企業就可以從員工身上得到更高的績效。所以,可以看到許多企業利用免費的午餐、節日的禮物(而非有價值的禮卷或金錢)企圖和員工保持社會關係。許多企業也強調越來越多的員工福利,從幼兒照護、退休金、健身房、彈性工時、員工旅遊...等,用以建立和員工之間的社會關係。

結論:

我們同時生活在社會規範和市場規範的世界裡,而當市場規範較少、社會規範較多的生活會更令人滿足、更有創意、更有成就感,而且更有趣。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讀書心得]《誰說人是理性的》 CHAP 3 - 零成本的成本


在這章節中,主要就是強調免費的威力,並且作了很多的實驗來佐證這項偉大的發現。

其中一個實驗是這樣的:
首先有兩種巧克力,分別是較貴的A和較平價的B,A的標價是30美分,而B的標價是10美分。而在實驗中,作者將A只賣15美分,而B只賣1美分。果然大多數的人會做出理性的思考判斷後,購買了A巧克力。

然而精彩的是,如果當售價調整成:A只賣14美分,而B免費的時候呢?
此時竟然大多數的人會改選免費的B巧克力,而非折價較多的A巧克力。這就是免費的威力。

那麼免費為何會有如此的威力讓人做出不理性的行為呢?

主要是人都有害怕損失的心理。大部分的交易都有利有弊,而當我們選擇免費的東西的時候,沒有可見的可能損失,就會讓人傾向選擇。

免費的力量處處存在

作者也舉出很多歷史的資料來佐證免費的力量

  1. Amazon的免運費方式,要達到某個金額以上就免運費,常常會讓人多買了不見得那麼迫切需要的商品
  2. America Online (簡稱: AOL)的收費方式從時數制(上網多少時間收多少錢)改為月費制(一個月繳一定金額,不限制上網時間),結果登入人數大增
  3. 標榜零熱量的食品,反而讓人吃的更多


[職涯] SWOT分析案例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想很多跟我相同世代的人都會對未來感到一些些的迷惘。對目前所處的環境感到不滿,卻又不知道該往哪裡前進;覺得自己有一定程度的能力想要衝刺一番,卻找不到方向。是否有甚麼潛在的機會等待著自己?又或者該如何才能找到並掌握這些潛在的機會?種種『長大後』的問題讓自己就像是困在泥沼般,想前進卻又害怕會掉入更深的泥沼中。

在此,分享一個我個人比較常用的方式:SWOT分析。這也是大家很常聽到的一種對於目前狀況的分析方式。透過此方式算是幫我較有邏輯的整理出目前的狀況。

那什麼是SWOT分析呢?

對於SWOT的介紹Google上就很多了,這邊只先簡短摘錄:
"SWOT分析強弱機危綜合分析法,是一種企業競爭態勢分析方法,是市場營銷的基礎分析方法之一,通過評價企業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競爭市場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用以在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前對企業進行深入全面的分析以及競爭優勢的定位。"
所以說,SWOT就分別是Strengths(優勢)、Weaknesses(劣勢)、Opportunities(機會)、Threads(威脅)的縮寫。而分析之前,有兩個東西要先確認:

  1. 分析的主角
    這點是很重要的,在分析之前一定要先確定所要分析的主角,才不會亂了方向。如果是企業的決策分析,那就是該企業;如果是對自己未來的決策分析,那主角就變成了自己。而透過確定分析的主角的過程,也可以在填寫所謂『內部』和『外部』的狀況時,比較不會出現模糊不清的答案。以這次要分析自己未來可能的出路時,主角就變成了自己。
  2. 對於分析後的決策目標
    要先了解這次分析後的決策目標,否則就會變成把沒有相關的資訊和條件填入表格中,進而導致決策時的混亂。以這次來說,決策目標就是自己未來短期可以努力的方向。
而兩者都確定以後,就可以先畫出類似以下的表格:

接著就根據自己的思考過程,把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分別填入。拿這次的分析做例子,就會產生如下的結果:

  1. 分析的主角:自己
  2. 決策的目標:找到未來可能的出路


透過這樣的分析後,大概會產生以下可能的方向:

  1. 增加管理能力作為未來接手公司的訓練
  2. 增強外語能力,不管往外商或者是以後自行經商都是好事

結語:
了解自己在困境中還可以做些什麼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些會在人生過程的迷霧中指出一條方向,帶給自己努力的動機和希望。也期待跟我一樣對人生未來感到困惑都可以找到屬於自己努力的方向。

套句楊千老師說過的話:努力很重要,但是方向更重要
共勉之~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經營管理研究所學分班 - 管理個案分析 Class 4

本週由於新版和舊版課本編排不同的關係,導致分組報告的內容有所重疊,因此後來決定取消。改為老師直接授課。
  1. 管理的時候,如果需要處罰,必先取得雙方對於錯誤的共識
  2. 共產制度下,槍桿子出政權;資本主義下,股權出經營權
  3. 高階經理人下來通常是因為『理念不合』
  4. 人才的管理的四字訣:選、御、用、留
  5. 企業的文化乃是領導的結果
其他的時間留給學員們Q&A。

[Android] Android 4.1.2所帶來的新功能

今天 (20121017),我的手機收到的Android 4.1.2的OTA昇級通知。沒意外的,當然也就跟著升級了。不過此次升級Android 4.1.2到底帶來哪些新功能呢?

目前所知道就只有展開/褶疊的通知欄,如果你光聽這個詞就知道這功能,那我還真服了你。簡單的說,在通知欄顯示的時候,會把相同類別的通知折疊在一起,而儘可能顯示較多的通知。其實,在Android 4.1 (Jelly bean)的時候就已經有這功能了,只是那時候是需要透過兩隻手指操作,也就是至少需要兩隻手。

而在Android 4.1.2則是提供了新的操作手法,想讓這功能變的更簡單使用, 但是我是沒感受到。雖然展開還好,但是摺疊起來的功能,如果可以在類別的最前面有個button,按下就直接折疊起來,我想會是更簡單操作的方式。

詳細關於這功能介紹,請參考以下的影片

經營管理研究所學分班 - 管理個案分析 Class 3

很快的又過了一週,本週上課的主題是Leadership,也就是現在很流行的一個名詞『領導力』。不同於之前都是由老師在台上上課,這週則是開始進入個案分析報告的方式上課。這也相對著考驗同學們對於問題思考的速度和決斷力。
  1. Leadership is the ability to inspire confidence and support among the people who are ne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group.
    所謂的領導力就是能夠激勵和支持團隊中需要完全團隊任務的成員的能力
  2. 領導關係就好比是夥伴關係
    • 分享目標
    • 有權說不
    • 共同承擔責任 -->責任是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環,雖然說是共同承擔,但是任何組織中都會有一個最後負全責的人
    • 絕對忠誠
  3. Responsibility、Accountability、Consult和Informer的角色扮演
  4. Leadership function of management
    • Figurehead
    • Spokeperson
    • Negotialtor
    • Coach and motivator
    • Team builder
    • Team player
    • Technical problem solver
    • Entrepreneur
    • Strategic planner
  5. 使用代理人產生的危機
    • 資訊的不對稱 (代理人會擁有較多的資訊做判斷) --> 利用定期的報告解決
    • 風險的不對稱 (代理人所負擔的風險遠比真正的出資人較低) --> 利用合約解決
Homework:
  1. I have a dream by Martin Luther King
  2. Steve Jobs在Standford畢業典禮中的演講

個案分析
  1. Mission (任務) -> Goal (目標) -> Vision (願景)

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

經營管理研究所學分班 - 管理個案分析 Class 2

按照往例,又把本週上課的筆記以及心得記錄下來,幫助自己記憶,也讓自己重新思考這些邏輯概念。
  1. 一般統計,大多數人只願意花18秒聆聽對方說話。
    從兩方面解釋:當要跟對方說話的時候,請將要跟對方表達的意思在18秒內說明清楚完畢;當聆聽對方說話的時候,盡量要超過18秒,多聽一點。
  2. 統計上,經過21次的犯錯,才會認知到錯誤並產生改變。
  3. 在survival game中,可以發現決策常常還有另外一個被忽略的點,就是『時間』。在足夠時間的前提下,大家可以經過討論、形成最佳的決策;然而,最害怕的就是在倉促下所做的決策,因此,在下決策的時候,需要給自己一段足以思考的時間,避免錯誤的決策。此外,也可以透過平常的case study,先讓自己體驗到相同的場景下的決策分析,就可以在以後,增加決策的正確性。
  4. 忘掉的代表不重要;聽不懂得也不重要
  5. 來是偶然、走是必然 ~ by 毛治國
  6. 原始點是很重要的,了解任何決策最大的原則,就可以避免後續的行為違背原本的想法。 (勿忘初衷)
  7. 在組織中工作最重要的12字箴言:
    • 了解劇本: 溝通
    • 配合劇本: 能力、意願 (熱情, 責任...)
    • 賣力演出:
  8. 時間是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最公平的
  9. 命好不如習慣好
  10. Better future, better tomorrow
  11. 輔佐上司的基本原則
    • 將榮耀歸於上司
    • 忠於上司,並且讓上司知道你忠於他
    • 讓上司依賴你
  12. 失敗的人找的是藉口、成功的人找的是方法
  13. 在管理中,Ownership的概念很重要,有了ownership才有辦法管理
  14. 正和遊戲、負和遊戲、零和遊戲的意涵
  15.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帶來改變,因為多數人是看你怎麼做,而不是聽你怎麼說
Weekly assignment:
  1. 每天至少發自內心的讚美一個人
  2. 每天多做5件好事
Q&A:
  1. 要在大公司遇到一個豬頭老闆,還是要在一個小公司遇到一個偉大的老闆